说课稿

时间:2024-01-22 00:36:13
精选说课稿汇总九篇

精选说课稿汇总九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说课稿9篇,欢迎大家分享。

说课稿 篇1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浙教版美术教材第三册第8课的内容,属于“造型表现”领域,学习表现人物的动作和表情,说说、画画假日里的快乐的事。对孩子来说假日意味着自由、开心、快乐,是孩子十分向往的。学生叙述假日的乐事、趣事,快乐的神情溢于脸上,这给学生一个表现的机会,是一件让学生感到快乐的事。

二年级学生对人物表现已有接触,再经过本册第6、7两课对人物造型表现的具体练习,学生已经能完整的表现简单的人物。因此,本课是创作要求有说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已学过的美术知识、技能,用多种形式表现假日美好的生活,表达愉悦的心情。特别强调对人物动作和表情的夸张表现,运用多样化的色彩对衣饰加以个性化的造型表现,以克服学生总是喜欢表现呆立、分散、雷同的人物的习惯和模式。具体安排了6张不同内容、不同表现形式的创作图片,便于教学时欣赏,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其中,一张为后印象派大师修拉的代表作《大碗岛的星期日下午》的欣赏。其余的是优秀儿童绘画范例,他们通过自己对生活的观察,生动地表达了自己快乐的感受,抒发了自己热爱美好生活的情感。

名著作者及作品介绍:

乔治修拉 (1859-1891) 是后期印象画派的代表人物。他对色彩的专门研究,使得他的作品层次分明,而他自己也成为新印象画派“点彩派”的代表。 这幅《大碗岛的星期日下午》花了修拉整整一年时间。描绘的是巴黎附近奥尼埃的大碗岛上一个晴朗的日子,游人们在阳光下聚集在河滨的树林里休息。前景上一大块暗绿色调表示阴影,中间夹着一块黄色调子的亮部,显现出午后强烈的阳光,草地为黄绿色。阳光透过了树林,而投射在草地上的阴影被色彩强调得界限分明。赤色、白色的衣服、阳伞和草地都现出一种好像散发蒸汽一般的黄色。色点彼此交错呼应,给人以一种装饰地毯的效果。画上的人物一个个看不清面孔和五官,连轮廓本身也都被小圆点弄得模糊不清了,似乎所有事物都是影影绰绰的。

【设计思路】

假日意味着自由、开心、快乐,是孩子十分向往的。学生叙述假日的乐事、趣事,快乐的神情溢于脸上,这给学生一个表现的机会,是一件让学生感到快乐的事。本课设计抓住“快乐”,从快乐游玩入手,以“假日城”为学习情境,在一张张笑脸中开始的学习。为使学生更好更完整的表达出自己精彩的假日生活,教学重点落实体现在“两块内容”和“三个站点”中,即探索表情动作表现和欣赏作品两块内容,快乐乐园、大师名画、各画种乐园三个站点。两块内容的安排引导学生从动作和范作中感受到人物造型的夸张、人物动作的夸张、人物表情的夸张、人物服饰色彩的夸张等,给学生的创作表现带来启发和影响。上个站点的设计更能让学生体验到“假日城”愉快的学习氛围。使课堂组织层次分明,条例清晰。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各种方式表现假日的图片资料,回忆、感受假日的快乐,提高学生对假日生活的感性认识。

2、学习运用夸张的肢体动作和丰富热烈的色彩来大胆地表现假日愉悦的心情,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和审美的经验。

3、通过引导学生对假日的回忆、想象与表现,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假日愉悦的心情,描绘快乐的表情、动作,欣赏不同形式表现的假日生活。

难点:对人物动作与表情等主要特征的把握、夸张与想象。

【教学准备】

(学生)组成学习小组,选好组长、做好分工,以小组为单位准备工具(油画棒、彩色纸、剪刀、记号笔等)。

(教师)课件、各种有关假日的图片资料,快乐火车,4开色卡纸、素描纸(每组各1张)。

【教学流程】

一、快乐情境

1、谈话导入。

2、老师用图片展示自己十一放假的快乐情景,激起学生的共鸣。

3、学生描述,说自己假期的生活。

二、探索快乐

搭乘快乐列车参加假日城

第一站:快乐乐园(突破难点)

用记号笔画下快乐的自己——谁的形象最快乐(夸张)——多个人物怎样安排最美?(欣赏大师的画)

第二站:欣赏艺术大师修拉的油画《大碗岛的星期日下午》。

场景——人物——色彩

第三站:(突破重点)

儿童画乐园 问题:他们在假日里都做了什么事情?

中国画乐园 他们快乐吗?从哪里看出他们的快乐?(人物造型/表情/色彩)

粘贴画乐园 还有更快乐更夸张的人物造型/表情/色彩吗?

点彩画乐园 你们的假日都有那些快乐呢?你们快乐的时候会怎样?

班乐园 在小组中说说自己的快乐假日,小组讨论快乐假日的图稿。

三、创作快乐

1、我们把快乐的假日画出来,装饰自己班的乐园。

2、出示创作提示:

选择喜欢的材料完成作品,也可以合作完成。

夸张的表现出人物的动作和快乐的表情。

画多个人物时要注意前后的安排和场景的表现,环境的衬托也会有助于心情的表现。

3、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四、展示快乐

1、展示:请每组推选优秀作品在黑板上的火车车厢里。(火车满载而归)

2、评价:请作者上台说说自己的假日,以及在画面中表现出假日生活内容的感想;

全班同学参与互评,为作品提提意见,相互取长补短,开拓学生的思路,为进一步深入表现打基础。

五、快乐延伸

去寻找课间的快乐,抓捕校园的快乐瞬间的镜头。

【学生作品】

【课后反思】

这是一堂造型表现课,教学的目标是引导学生回忆、感受假日的快乐,学习运用夸张的肢体动作和丰富热烈的色彩来大胆表现假日愉悦的心情。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表现人物造型方面,特别是对伙伴、他人等,在动作、表情等方进行面夸张表现肯定会有一定的难度。往往存在概念化的想象表现,缺乏有个性的表现。所以我把教学的难点定位在对人物动作和表情等主要特征把握夸张与想象上,教学环节也是围绕这个问题分三个教学站点来进行,其中有让学生上台表演,上台画人物表情,也有在欣赏不同作品中解读动态线条的处理,整节课上下来,思路还是清晰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先欣赏后评叙最后创作,在完成的作业来看,部分学生开始注意人物的表现,还给人物做了角色、动作的区分,“木头人”式样的人物形象大大减少了。不过课堂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课堂让学生看的学的内容过多,导致环节过于紧凑,导致作品评价由于时间不够匆匆带过。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是学生自 ……此处隐藏12958个字……/p>

2.4× =2.4×0.75=1.8(dm)

c自学课本

(1)除了上面两种计算方法,这道题还有另一种算法。同学们打开课本第8页,看一看,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学生看书自学。)

(2)这种算法你看懂了吗?引导学生说计算过程。(课件逐步出示第三种算法。)

小数2.4和分数 的分母先约分得到0.6,0.6再跟分子3相乘,结果是1.8。

d对比思考。

为什么可以这样约分?你觉得这样约分计算简便吗?

(让学生独立完例5第(2)题,既复习了分数乘小数的两种计算方法,起到巩固练习的作用,又通过自主阅读教材学习先约分再计算的方法,不仅可以让学生准确掌握计算方法,更使学生深刻地体会到分数乘小数先约分再乘比较简便。)

(4) 回顾反思

1.既然先约分再计算这种方法这么简便,为什么第(1)题没用这种简便方法计算呢?

2.师小结:先约分再计算虽然简便,但只在小数与分数分母有共同因数的情况下适用,如果小数与分数分母没有共同的因数,就不能直接约分,只能采用把小数化成分数或把分数化成小数再计算的方法。所以在实际计算过程中,我们要特别注意观察算式中小数与分数分母的特征,明确小数与分数分母是否有共同的因数,然后再选择合适的算法进行计算。

(在这个环节中,通过思考“为什么第(1)题没用这种简便方法计算呢?”,让学生体会到先约分再计算的局限性,从而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灵活选择合适的算法。)

五、作业设计:

(一)对比练习

1.学生独立完成。

2.反馈:计算 时你更喜欢哪种算法?

【设计意图】在前面学习分数乘整数的过程中,学生已经充分感受了先约分再计算的简便性,在这个练习中,学生会进一步感受到这种算法不仅在分数乘整数中可以让计算更简便,在分数乘小数中同样适用,培养学生简便计算的意识。

(二)基本练习

教材第8页做一做:

1.学生先观察每一道题的特征,思考:每道题可以用几种方法来做?哪种方法更简便?然后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2.反馈交流时提问:哪几题可以先约分再计算?( 、 、 )。

可以把分数化成小数计算吗?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通过四道题的对比练习,让学生发现不仅先约分再计算有局限性,分数化小数这种算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引导学生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缺点的同时,进一步感受计算方法的灵活性与合理性。最终在学生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共同归纳出结论,以丰富学生体验知识获得结论的过程,加深记忆。

(三)提高练习

教材第10页“练习二”第2题:美国人均淡水资源量约为1.38万立方米,我国人均淡水资源量仅为美国的 。我国人均淡水资源量是多少万立方米?

1.学生独立完成,一生板演。

2.反馈计算过程,强调能约分的先约分再乘。并适时补充我国的水资源知识,进行节约用水教育。

说课稿 篇9

本次教研组长示范课,我们着重研究的课题是艺术课堂综合教学,采取了指定执教老师,指定执教领域的方法,并落实顾骁雁老师上音乐绘本整合课堂;时洁老师上绘本美术整合课堂;郑兰老师上音乐舞蹈整合课堂。

观摩课结束以后,我们组织教师围绕以下三个问题进行了讨论分析:

第一,你听了这三堂课,对艺术整合教学有什么新的感想?

第二,在这三个活动中,你学到了什么?

第三,对这三堂课提出改进意见。

在讨论中,我作了如下发言:

第一,你听了这三堂课,对艺术整合教学有什么新的感想?

以前,外出学习,尤其是幼儿园引进奥尔夫音乐以后自己参与了实践操作。对艺术整合概念有一个粗浅认识,对艺术教学整合的意义和作用也有一些了解。但是,在确定整个幼儿园班级艺术活动时,仍然有整合艺术教学做拼盘的想法。比如:允许老师安排乐音课和文学课,绘本课和美术课。一些老师在班级艺术活动开展时,也有过很多困惑。在解答老师们提问时,我的回答既清楚又含糊。因为,在心里有一种明确的理念,但概念如何表达不是很清楚,没有找到完整的、科学的概念阐述。

三位教研组长的课,让我更加坚信,走艺术综合之路,方向是正确的。同时,对艺术整合教学的意义也理解得更加渗透。比如:顾老师的绘本音乐活动《最好吃的蛋糕》,以一个生动的绘本故事作载体,寻找了大量与故事情节相匹配的音乐。音乐的介入,使得故事形象更加生动、有趣、直观;音乐的介入使得故事的场面更大宏大、逼真;音乐的介入使得幼儿更好的理解、感受故事的内容和情节。孩子们在欣赏文学作品的基础上,也接受了音乐的熏陶,孩子们在倾听音乐时,非常投入。从另一个角度看,故事给了抽象的音乐于形象,让看不见、摸不着的旋律变得具体、形象,变得可以理解,可以触摸。

时老师的绘本美术,非常巧妙地将美术的技能学习融进了绘本故事。横线条,竖线条,容在故事中间,教与学不留痕迹。绘画反过来也帮助孩子更好的理解故事内容,什么叫横线?什么叫竖线?什么叫方格子?不需要老师作更多解释,通过画画一下子就明白了。

记得沈雁园长带领我们学习奥尔夫音乐教学理论时,读过这样一段理论:“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一种综合性的教学艺术,在它的教学空间里,包含了语言文字、音乐美术、表演设计等多方面的教学门类”,“只有通过这种原本的唱奏动说综合的艺术才能把人类最宝贵的生灵东西开发、挖掘出来,并使他(她)一生永葆青春活力!”在这三堂课中,我感受到了这些话的影子。

第二,在这三个活动中,你学到了什么?

1、三堂课,让我认识到艺术整合教学的力量。同时,也意识到这方面的工作只是开了个头。以后,需要我们去探索、研究、钻研的内容还很多,需要我们走的路还很长。

2、学到了教研组长的创新、钻研精神。顾老师为了支持我的想法,花了大量精力和时间去寻找与故事匹配的音乐。时老师为了上好这堂课,也给自己加压,尝试了多个教学方案。郑兰老师,虽然这堂课已经对家长展示过,但是,在这次活动中,她对自己的课又做了多次改动。在这次研讨活动中,她将自己舞蹈教学的方法、经验融入其中,让我们看到了音乐舞蹈教学的精彩一面。也为舞蹈教学提供了一个学习和研究的案例。

3、没有钻研精神、没有跟自己日常教学相联系、没有跟自己的教学特长相联系的公开课,肯定缺少研究的价值,成功率也不会很高。

第三,对这三堂课提出改进意见。

第一堂课的意见:

孩子参与的热情很高,但是,课堂显得不够有序。老师要加强与孩子的有效沟通。假如孩子再沉稳一点,教学效果会更好。

第二堂课的意见:

教师课堂上过于紧张,以至于语言不够连贯,使得孩子浸入故事情节受影响。

第三堂课的意见:

教师在要求变排队形时,要求太高,与孩子的实际水平不合。

这样的课堂一定要在自己班级展示。因为,公开课展示的不仅仅是教师的个人风采,还要展示班级的特色,孩子的特色优势。

《精选说课稿汇总九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