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知识点

时间:2024-08-02 05:02:31
高考化学知识点

高考化学知识点

在现实学习生活中,大家都背过不少知识点,肯定对知识点非常熟悉吧!知识点是知识中的最小单位,最具体的内容,有时候也叫“考点”。还在苦恼没有知识点总结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考化学知识点,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考化学知识点1

1、铝片与盐酸反应是放热的,Ba(OH)2与NH4Cl反应是吸热的;

2、Na与H2O(放有酚酞)反应,熔化、浮于水面、转动、有气体放出;(熔、浮、游、嘶、红)

3、焰色反应:Na黄色、K紫色(透过蓝色的钴玻璃)、Cu绿色、Ca砖红、Na+(黄色)、K+(紫色)。

4、Cu丝在Cl2中燃烧产生棕色的烟;

5、H2在Cl2中燃烧是苍白色的火焰;

6、Na在Cl2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7、P在Cl2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8、SO2通入品红溶液先褪色,加热后恢复原色;

9、NH3与HCl相遇产生大量的白烟;10、铝箔在氧气中激烈燃烧产生刺眼的白光;

1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刺眼白光,在CO2中燃烧生成白色粉末(MgO),产生黑烟;

12、铁丝在Cl2中燃烧,产生棕色的烟;13、HF腐蚀玻璃:4HF+SiO2=SiF4+2H2O

14、Fe(OH)2在空气中被氧化:由白色变为灰绿最后变为红褐色;

15、在常温下:Fe、Al在浓H2SO4和浓HNO3中钝化;

16、向盛有苯酚溶液的试管中滴入FeCl3溶液,溶液呈紫色;苯酚遇空气呈粉红色。

17、蛋白质遇浓HNO3变黄,被灼烧时有烧焦羽毛气味;

18、在空气中燃烧:S--微弱的淡蓝色火焰、H2--淡蓝色火焰、H2S--淡蓝色火焰

CO--蓝色火焰、CH4--明亮并呈蓝色的火焰、S在O2中燃烧--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19.浅黄色固体:S或Na2O2或AgBr

20.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SO2(加热后又恢复红色)、Cl2(加热后不恢复红色)

21.有色溶液:Fe2+(浅绿色)、Fe3+(黄色)、Cu2+(蓝色)、MnO4-(紫色)

有色固体:红色(Cu、Cu2O、Fe2O3)、红褐色[Fe(OH)3]、黑色(CuO、FeO、FeS、CuS、Ag2S、PbS)

蓝色[Cu(OH)2]、黄色(AgI、Ag3PO4)、白色[Fe(0H)2、CaCO3、BaSO4、AgCl、BaSO3]

有色气体:Cl2(黄绿色)、NO2(红棕色)

高考化学知识点2

1. 有机物性质

(1)重要的有机物物理性质

①苯、四氯化碳难溶于水,与水的密度差异;(萃取)

②重结晶(加热溶解、趁热过滤、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③相似相溶原理,除羧酸和小分子醇类物质外,大多数有机物难溶于水(萃取);

④醇类在水中溶解性规律与氢键的关系,及同系物熔沸点递变规律(蒸馏);

⑤苯酚难溶于冷水,易溶于有机溶剂,但在大于65℃水中或转变为钠盐后溶解性好;

⑥甲烷四种氯代产物,只有一氯甲烷是气体,其余为油状液体。

(2)特征反应、试剂和现象

①现象:

加FeCl3显紫色、加浓(饱和)溴水出白色沉淀(酚羟基);

可以与溴水、Br2/CCl4溶液反应褪色(碳碳双键、叁键,小心苯、苯酚条件的不同);

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碳碳双键、叁键、甲苯、醇、醛、酚羟基,小心SO2干扰)

银镜、与新制Cu(OH)2反应使蓝色沉淀变为砖红色(醛基,小心甲酸酯、甲酸盐)

与NaHCO3反应放出气体(羧基)

分层,加酸碱反应一段时间后不再分层(可能为水解)

蛋白质的盐析、变性的区别

②试剂:

液溴(苯的取代、Fe粉);饱和溴水(苯酚);溴水、Br2/CCl4(碳碳双键、叁键)

Cu、Ag/O2或CuO(醇催化氧化);Ni/H2(碳碳双键、叁键、醛基、苯环加氢)

浓硫酸、加热(酯化、缩聚、醇消去);浓硫酸、浓硝酸(苯的取代);

NaOH/H2O(卤代烃水解为醇,酯碱性水解);NaOH/醇(卤代烃消去成双键);

Na(醇、羧酸、酚);NaHCO3(羧酸);Cu(OH)2、银氨溶液(醛变羧酸)。

③特征反应及流程:

醇+羧酸(酯化或缩聚),新信息反应,单卤代烃-烯-二卤-二醇,卤代烃-醇-醛-羧酸-酯。

(3)有机性质推断必备的基础知识:

Ⅰ各官能团的基本化学性质(方程式书写的重点是酯化、缩聚、加聚、卤代烃的消去和水解);

①能使溴水褪色的有机物通常含有“—C=C—”、“—C≡C—”。

②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有机物通常含有“—C=C—”或“—C≡C—”、“—CHO”或为“苯的同系物”。

③能发生加成反应的有机物通常含有“—C=C—”、“—C≡C—”、“—CO-”或“苯环”

④能发生银镜反应或能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反应的有机物必含有“—CHO”。

⑤能与钠反应放出H2的有机物必含有“—OH”、 “—COOH”。

⑥能与Na2CO3或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或使石蕊试液变红的有机物中必含有羧基

⑦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有机物为醇或卤代烃。

⑧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有机物为卤代烃、酯、糖或蛋白质。

⑨遇FeCl3溶液显紫色的有机物必含有酚羟基。

⑩能发生连续氧化的有机物是伯醇,即具有“—CH2OH”的醇。比如有机物A能发生如下反应:A→B→C,则A应是具有“—CH2OH”的醇,B就是醛,C应是酸。

Ⅱ实验式→分子式→结构简式的计算、推断(及核磁共振氢谱、质谱、红外吸收光谱的应用);

Ⅲ同分异构体(结合实例练习基本的烃基异构、酯基/羧酸异构、苯环上的异构、顺反异构);

Ⅳ逆推、或正逆推相结合的框图推断思路,及有机合成流程图的书写一般规范;

Ⅴ有机官能团之间的相互影响(例子:苯和甲苯的性质差异;水、乙醇和苯酚羟基的对比)。

2.有机反应条件

①当反应条件为NaOH醇溶液并加热时,必定为卤代烃的消去反应。

②当反应条件为NaOH水溶液并加热时,通常为卤代烃或酯的水解反应。

③当反应条件为浓H2SO4并加热时,通常为醇脱水生成醚或不饱化合物,或者是醇与酸的酯化反应。

④当反应条件为稀酸并加热时,通常为酯或淀粉的 ……此处隐藏14862个字……/p>

化学性质

1、S02能作漂白剂。

S02虽然能漂白一般的有机物,但不能漂白指示剂如石蕊试 液。S02使品红褪色是因为漂白作用,S02使溴水、高锰酸钾褪色是因为还原性,S02使含酚酞的NaH溶液褪色是因为溶于不生成酸

2、S02与C12通入水中虽然都有漂白性,但将二者以等物质的量混合后再通入水中则会失去漂白性。

3、往某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出现浑浊的物质:第一种可能为与C1-生成难溶物。

包括:①AgN03第二种可能为与H+反应生成难溶物。包括:①可溶性硅酸盐(Si032-),离子方程式为:Si032-+2H+=H2Si03②苯酚钠溶液加盐酸生成苯酚浑浊液。③S20xx-离子方程式:S20xx-+2H+=S+S02↑+H20④一些胶体如Fe(OH)3(先是由于Fe(OmH)3的胶粒帯负电荷与加入的H发生电荷中和使胶体凝聚,当然,若继续滴加盐酸至过量,该沉淀则会溶解。)若加HI溶液,最终会氧化得到I2。③A102-离子方程式:A102-+H++H20=A1(OH)3当然,若继续謫加盐酸至过量,该沉淀则会溶解

4、浓硫酸的作用:①浓硫酸与Cu反应一强氧化性、酸性②实验室制取乙烯一催化性説水性③实验室制取确基苯一催化剂、吸水剂国酯化反应一催化剂、吸水剂⑤蔵糖中倒入浓硫酸一脱水性、强氧化性、吸水性胆矾中加浓硫酸一吸水性。

5、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不一定是醛.可能是:①;②甲酸:③甲酸盐;④甲酸⑤葡萄糖;③麦芽糖(均在職性环境下进行)

高考化学实验专题知识

实验操作中7原则

掌握下列七个有关操作顺序的原则,就可以正确解答“实验程序判断题”。

1.“从下往上”原则。

以Cl2实验室制法为例,装配发生装置顺序是:放好铁架台→摆好酒精灯→根据酒精灯位置固定好铁圈→石棉网→固定好圆底烧瓶。

2.“从左到右”原则。

装配复杂装置遵循从左到右顺序。如上装置装配顺序为:发生装置→集气瓶→烧杯。

3.先“塞”后“定”原则。

带导管的塞子在烧瓶固定前塞好,以免烧瓶固定后因不宜用力而塞不紧或因用力过猛而损坏仪器。

4.“固体先放”原则。

上例中,烧瓶内试剂MnO2应在烧瓶固定前装入,以免固体放入时损坏烧瓶。总之固体试剂应在固定前加入相应容器中。

5.“液体后加”原则。

液体药品在烧瓶固定后加入。如上例浓盐酸应在烧瓶固定后在分液漏斗中缓慢加入。

6.先验气密性(装入药口前进行)原则。

7.后点酒精灯(所有装置装完后再点酒精灯)原则。

高考化学知识点14

(1)元素少、种类多

从自然界发现的和人工合成的有机物种类远远大于无机化合物种类。

这是由于碳原子跟碳原子之间能通过共价键相结合,形成长的碳链。例如,碳、氢两种原子可形成很多种碳氢化合物甲烷、乙烷、丙烷等等。这是有机物种类繁多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各种各样的天然有机物中,它们通常是由少数几种元素组成的,除碳外,几乎总含氢,往往含氧、氮,有的还含有硫、磷等。

(2)同分异构现象普编

有机物中的同分异构现象是很普遍的,而无机物却不多见。许多有机物的分子式和分子量都相同,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往往差异很大。如乙醇和二甲醚的分子式都是C2H6O,分子量都是46.07,但它们由于分子中的原子排列顺序不同,它们是两种性质不同的化合物。

同分异构现象是导致有机物种类繁多的又一重要原因。

(3)熔沸点低

固态有机物的熔点不高,一般不超过623.2~673.2K。在空气存在下,绝大多数有机物能燃烧,其中碳元素转化成CO2,氢元素转化成H2O,氮元素转化为氮气。

(4)共价性

有机物分子中原子间具有明显的共价键性质。因此,大多数有机物属于非电解质;不容易溶于水而易溶于有机溶剂;有机物之间的反应往往很慢,常需使用催化剂。

(5)有机性

有许多有机化合物具有特殊的生理作用,是生命活动过程中的载体、成分或产物,如酶、激素、维生素等。

高考化学知识点15

熔化:熔化是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熔化要吸收热量,是物理过程。如NaCl融化。液化:物质由气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液化时放热。任何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在一定温度下,压缩气体的体积也可以使某些气体液化。氨气、Cl2等气体易液化。催化: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风化:在室温和干燥空气里,结晶水合物失去全部或结晶水的现象。歧化:是同一物质的分子中同一价态的同一元素间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叫歧化反应。钝化:使金属表面不易被氧化而延缓金属的腐蚀速度的方法。如Fe、Al等金属在冷的浓硫酸或浓硝酸中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膜从而阻止内层金属进一步被氧化。净化:清除不好的或不需要的使纯净。①水的净化:如将明矾加入水中可以使水中的悬浮物凝聚从而使水澄清。②气体净化:利用化学试剂将气体中的杂质逐渐消除达到提纯目的。酸化:加酸使体系由碱性或中性变成酸性的过程。如检验卤离子时(卤化物或卤代烃)常常先加硝酸酸化再加硝酸银;高锰酸钾常加硫酸酸化;检验硫酸根常要先加盐酸酸化。硬化:物体由软变硬的过程。①油脂的硬化:不饱和酸甘油酯加氢后由液态油变成固态脂。②石膏硬化:在熟石膏中加水,一段时间后硬化,变成生石膏的过程。③水泥硬化:水泥加水之后,发生了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形成胶状物,并逐渐凝固,形成固体过程。炭化:①干馏:将煤、木材等在隔绝空气下加热分解为气体(煤气)、液体(焦油)和固体(焦炭)产物。②用浓硫酸等将含碳、氢、氧的化合物(如糖类)脱水而成炭的作用,也称碳化。皂化:皂化反应是碱催化下的酯水解反应,尤指油脂的水解。

狭义的皂化反应仅限于油脂与氢氧化钠混合,得到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的反应。这是制肥皂中的一步,因此得名。气化:通过化学变化将固态物质直接转化为有气体物质生成的过程。如煤的气化。氢化:有机物和氢起反应的过程,氢不活跃,通常必须催化剂存在才反应。增加有机化合物中氢原子数,使不饱和有机物变为饱和有机物,如将苯加氢生成环己烷,油脂氢化。活化:化学反应中,在相同温度下分子能量不完全相同,有些分子的能量高于平均能量,称为活化分子。发生有效碰撞的一定是活化分子,但是活化分子不一定发生有效碰撞。老化:塑料、橡胶等高分子暴露于自然或人工环境条件下性能随时间变坏的现象。硫化:线性高分子中加入硫以后通过通过交联作用而形成的网状高分子的工艺过程。即是塑性橡胶转化为弹性橡胶或硬质橡胶的过程。裂化:使长链的烃分子断裂为短链的小分子烃的反应过程。我国习惯上把从重质油生产汽油和柴油的过程称为裂化。高考宝典之所以被高三学生誉为最好的高考复习资料,是因为高考宝典非常讲究针对性,抓住学生弱点和高考重点,成绩提高就这么简单。

《高考化学知识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