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人忧天》读后感

时间:2024-02-16 16:14:27
《杞人忧天》读后感

《杞人忧天》读后感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杞人忧天》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杞人忧天》读后感1

《杞人忧天》是一则寓言故事,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有人说,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不要担心一切不切实际的事情,也有人说,这则故事告诉我们要有忧患意识。

“那么,同学们,你支持哪一种说法呢?”这是老师在课上让我们思考的一个小问题。

毫无疑问,我自然是支持第一种观点的。杞人忧天,担心天塌下来,地塌陷掉,岂不是太不切实际了?生活中处处充满着种种可能发生的意外,难道要一个个都担心一遍?更何况是“废寝食者”。

经过一轮精彩的讨论后,老师拍手让我们停了下来。

在我还坚持自己观点时,老师给我们讲了这样一则故事:有一位作家在自己的文中写道,当出去旅游发生地震时,人们都跑到空旷的楼底下,其中有人拿着笔记本电脑,有人拿着钱包,但其中有一个人却提着一个大包,里面装着各种必用品,而那个包,是他时刻放在门旁边的。

也许生活中多担忧一些事情并不是坏事?

我记得曾经在一篇文章上看到过,有一群刚入住动物园的藏羚羊,不到六个月便消瘦了许多,甚至有一只死亡了。动物园的专家查明了原因,原来是因为它们的居住地离狮虎山太近,便立刻把它们的居住地移到了一片竹林的旁边。一年过去了,这群藏羚羊越来越肥胖、懒惰,并停止繁育。查明原因,原来是因为这里一点也听不到狮虎的叫声,闻不到狮虎的气味,从而使这群藏羚羊放松警惕,彼此之间漠不关心。最后,它们的居住地定在了一个离狮虎山有一定距离、却又偶尔可以听到狮虎叫声的地方,这群藏羚羊慢慢地又恢复了活力和生机。

“同学们,我想说的是,我们既要有一定的忧患意识,但也不能想的太不切实际。”正思考着,老师的话把我拉了回来。

是的,正是这样,我们既不能太过忧虑,但也不能“死于安乐”,对许多人来讲,或许难以把握的便是在“忧”与“安”之间的中点。

这大概就是这则故事想要告诉我们的吧。

《杞人忧天》读后感2

读了《杞人忧天》这则寓言,我真的为杞人那“超前”的想象力而发笑。

有个杞国人整天胡思乱想。有一天,他突发奇想:万一天坍塌下来,地陷落下去该怎么办?于是,他便整天忧心忡忡,茶饭不进。这时来了个热心人开导他,跟他解释天地是不会坍塌陷落的'。最终,杞人心中落下了千斤担,而热心人也很高兴。

其实,天地并不会坍塌陷落。自然灾害还是有的,但是杞国人不必为未知的事而自寻烦恼。古代有杞人,那么现在呢?“杞人”身影无处不在。比如在温州的儿童医院,每天凌晨四五点就拥挤不堪。前来挂号的人通常是孩子的长辈。他们从大老远赶来,只不过是看孩子的一点小感冒。现在的父母都很溺爱孩子,孩子有一点不舒服,他们就疑神疑鬼。就说我妈,有次我接连几天喘大气,害得那几天她总是忧心忡忡,不时问我有没有不舒服。她还总是问其他奶奶阿姨,上网查资料。当她看见可能是心肌炎时,她一晚上没闭眼。第二天五点钟她就去医院挂号了。我和奶奶是九点到的,等了一个早上,得到的却是一句“这看什么,没关系的。只要他自己节制一下就可以了。”当妈妈提出是否要拍片时,医生说不用,只开了10元的药。我们拿了药就走了。看,我妈是不是“杞人忧天”?还有些大人,医生给他断定的病不怎么重,但他却给自己下了重病,认为自己活不长了。整天忧心忡忡,萎靡不振,茶饭不进,睡不安稳。最后真的得了重病。像有些小孩也每天在忧愁中度过,今天担心作业写不好被老师批评,明天担心考试考不好被父母批评……如果能把忧虑转化成学习动力就好了。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在这里,我认为大人不要一味猫在家中胡思乱想,应该去外面干点实事充实自己,见识外面的世界。我们小孩要胸怀大志,心境开阔,把精力投入学习中,决不做“现代的杞人”。

《《杞人忧天》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