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钢琴师观后感

时间:2024-05-13 21:50:26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15篇)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15篇)

当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体会呢?需要写一篇观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千万不能认为观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海上钢琴师观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1

很少有时间沉浸在电影中,更没有写过影评,也不知道写影评有那些要素,重新学习只怕来不及了,还是随心所欲凑一篇观后感,权作交差。

纳兰向我推荐的《海上钢琴师》,如果单从影名来看,我是绝对不会对他感兴趣的,我根本听不懂音乐的内涵,也没有共鸣的天赋,更不会有那种高山流水遇知音可能。但我想,能让一个年轻的文学爱好者毫不吝啬地说好,极力介绍给大家,肯定有他的独到之处。昨天我花了四个小时连看了两遍,感慨颇多,但是要把他表述出来,真的怕词不达意。

还是老调重弹,从故事说起吧。男主角1900(人名)是一个被人遗弃在蒸气船上的孤儿,被船上一位好心的烧炉工收养,烧炉工在一次意外中死亡,只有几岁大的1900又再度成为了孤儿。过人的天赋使他无师自通成了一名钢琴大师,但宿命也令他天然地对红尘俗世深怀戒意,他从不敢离船上岸去,只因纽约无际的高楼和川流不息的人群令他没有安全感。纵使后来遇上了一位一见钟情的少女,他思量再三后,还是放弃了上岸寻找初恋情人的冲动。他永远地留在船上了,直到唯一的好朋友警告他废船将要被炸毁,他也不愿离开,于是从出生开始就没有离开过维吉尼亚号的1900殉船于海底。

看完电影,自然会产生很多的疑惑。为什么如此天才会被遗弃在头等舱?为什么一个漂泊惯了的人会害怕面对陆地上的错综复杂?为什么爱的萌芽都吸引不了他下陆地一次?为什么他所依附生存的那条船成了废船都不愿离去?为什么当死神来到时他还能如此从容?

我想,遗弃他的人一定不会是个穷人,但她一定是个胆小不敢承担责任的人,所以1900遗传了她的这个性格缺憾。一片大海, 一艘巨大的邮轮 ,一架钢琴 ,一个人的人生 ,禁锢的世界 。虽然船外是狂风咆吼,波涛翻腾,雨雪更替,但对于他来说是习以为常了,所以他害怕陆地的原因并不是这些自然现象。他对陆地的害怕起源应该是来船上的形形式式的人,每一次能承载二千个人,每一次又是不同的人,他的音乐灵感都来自于对这些不同人的释译,可见他的观察力和表现力非常强。他当然能明白这船里的一切只是一个小小的世界,这里他都要极尽其能来唯护自已的尊严,那场爵士乐的比赛就是最好的例子。他对未来感到恐惧,迷茫,未知,陆地太大,他害怕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他的担心是有道理的。单纯美好的少女让他的音乐到达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境界,也让他对陆地产生了无限的遐思,也许陆地上的一切并不是象他想象的那样恐怖和恶促。他也挣扎过,努力过,但爱带来的是无穷的痛苦和颓废,终于他选择了对音乐的执着,他需要的是一种纯粹的音乐,不为名利,不受控制的自由之音。当一个人有了牵绊,有了责任,有了世俗中的种种繁杂,无序,纷乱,也许他的音乐灵感就会结束了,他是为音乐而生的,音乐就是他的生命,他突然就想通了,于是重新快乐起来了。可是生活总是不能事事由自已作主,那条他赖以生存的船也结束了它的使命,按常规,他可以换一条船,继续他的音乐之旅。这个时候我不得不说他缺乏挑战生活的勇气,一个跳板几个台阶的距离,他都跨不过去。但事实上,这样的人比比皆是,我们自已不是也这样吗?习惯了某种生活,形成了某种圈子,虽然渴望看另一种世界,但就是不敢越雷池半步。就象马哥经常说的:在不自由中寻找自由!呵呵,那只是一种自我解嘲而已。就1900而言,他虽然不能选择自己的出生,但是他绝对有权力选择自己的生活道路。也许有人会说他懦弱,但是我认为不是,1900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在船上没有世俗的打扰,没有名利的侵蚀,他所演奏出来的音乐,打动了每一个听到它的人。当1900与维珍尼亚号一同葬身海底,他传奇的人生便在人们的心头划上了一个永恒的烙印。一艘船,一个弃婴,一架钢琴,命运之手将他们永远的联结在一起,即使是死亡也无法将他们拆开。我想,这结局,又说明他是勇敢者。在船上出生, 在船上死亡 。这艘船 ,就是1900生命的载体, 船毁人亡, 轮回之所。忽然想起林黛玉的两句绝命诗:质本洁来还洁去,休将白骨埋污淖。

一个人能从容地面对死亡,一个人能对他衷爱的事不离不弃,一个人能选择自已要的生活,一个人能留下一段让人回味的故事,我想,他就不算枉来这世上一走。希望1900在天堂依旧能有一架他能操纵自如的钢琴,演驿他与众不同的天堂人生。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2

生于船,死于船,1900是他独有的名字,钢琴是他终生的伴侣,大海是他灵感的源泉,宽广的大海赋予了他活力、生命,以及如同海一般透彻的心灵,他的手随着波涛的摇曳尽情演奏,心却神游大地,无所不往,他便是这样一位特殊而又神秘的海上钢琴师。1997年导演朱塞佩·多纳托雷将这位赋予传奇色彩的钢琴师的一生搬上了电影荧幕,也造就了一段电影史上的经典,传奇的海上钢琴师有太多的别于常人的地方,这也让观者能够无限的思索、探寻,以至于反思人生应该如何生活。

人生应该如何栖居?人应该如何存在呢?亦或是人是怎样的一种存在?影片《海上钢琴师》没有给我们最终的答案,尽管如此,它却指引我们去思考这一切。1900的人生是一场喜剧,也是一场悲剧,上帝赐予了他天才的灵感以及一双无可媲美的灵巧双手,大海与他融为一体,使得他足以在有限的琴键上驰骋,演奏出无限的乐曲,你会认为他是上天的宠儿,但他却是一名社会的弃儿,从小成长与船上,养父丹尼因他没有任何出生证明文件,害怕被人抢走,以至于不允许他离开船半步,他没有做为社会存在的证明,船上的旅客只是他人生的匆匆过客,1900仅是他们记忆中的一瞬,随着他们的远行而淡忘,1900仅有一位朋友小号手麦可斯,在船上同甘共苦的岁月使得他们互相依存,但这微薄的依存是无法证明1900的存在的,以至于与世界隔阂,这正是他的可悲之。

他曾试图下船,却又退却了,理由很简单,却很真实,因为那无限蔓延的城市让他看不到尽头,下船之后他不知该走向何方,这种茫然的恐惧围绕着他,终究酿成与弗吉尼亚号共赴大海的惨剧。

1900的乐曲不应在凡世,应该留于天堂,他的音乐才华不仅使他的名字流传于弗吉尼亚号上,也惊动了当时物欲横流的世界,爵士乐的始祖慕名向他挑战,在波涛汹涌的邮轮上,一场较量无可避免,这不仅是名利之心与纯净心灵的较量,还是凡世乐音向天堂之声的冲击,事实证明,纯洁的心灵才能谱写动人音符,挑战者在嘲讽声中狼狈地逃离,1900的音乐也因此为世人所追捧,名利、金钱的诱惑也随之而来,然而正如1900能在乐队演出中将规定抛之于脑后,面对社会的诱惑,他只回应了一句:“音乐是不能和演奏者分离的”,将已将录制好的乐曲夺走,选择了孤独的音乐,放弃了名利的世界,在我看来,这不仅是一句简单的回答,他鞭笞了当时的拜金主义思想和对权势的狂热,引出了埋藏于人内心 ……此处隐藏21708个字……

镜头交错,在荒凉废弃的弗吉尼亚号上,麦克斯在寻找着他最好的朋友。他深信一九零零不会离开这里。

生于斯止于斯。这是他的信仰。

与爵士乐鼻祖杰里罗的钢琴对决是电影里最精彩的桥段之一。两位钢琴家都展示了他们高超的演奏技艺。与充满挑衅的杰里相比,不卑不亢自信的一九零零显然更甚一筹。他的名气也达到了顶峰。这个时候,他与他的爱情不期而遇。然而,即使是爱情,也没有让他放弃自己的追求。

他拒绝录制唱片。

因为,我和我的音乐不容分割。

苍老的弗吉尼亚号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当麦克斯在腐朽的船舱里播放着一九零零曾经为自己的爱情弹奏的音乐时,他找到了他,这里诞生了哲理的一段对话,是整部电影的灵魂所在。

在人类的城市里,无穷无尽的是欲望。对于一九零零来说,城市是一架无边无际的钢琴,在这里,演奏不了他灵魂的音乐,他宁愿,退出生命的舞台。

导演朱塞佩托纳多雷用简单的故事情节构建了他心中的艺术理念,他的人文追求。这在他的“时空三部曲”中的另两部《天堂电影院》和《西西里岛的美丽传说》都有所体现。生于船,长于船,死于船,更像是导演思想的凝结,一九零零,是真正艺术形象的化身。这是一部艺术悲剧,更是一部荡气回肠的诗意旅程电影。整部影片沉浸在悲怆唯美的背景音乐中。作为托纳多雷的配乐老搭档,埃里奥莫里克奈再一次征服了观众,并由此荣获了金球奖最佳电影配乐奖。

弗吉尼亚号停泊的时候,巨大的阴影覆盖了熙熙攘攘的人群,覆盖了欲望,追求和一切。整部影片都在渲染,都在对比,导演不惜用大量全景镜头表现无边无际的人群:晨曦,自由女神在浓雾中浮现,繁华的城市在人们的瞳孔里放大,所有人都高喊着America!这是一种象征,与一九零零的信仰相悖。他的孤独是因为与世人精神追求的距离,没有人可以理解他,他的超然,成就了他的艺术,也是他的幸福所在。他不属于这个物质的世界。

正如他所说,我是生在这艘船上的,我已经和这个世界擦身而过了。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15

很久没有一部电影让我有那么多感触了,它就仿佛是个持续发酵的面包,不断填充着我疑惑的思绪。对于这部传闻中被誉为经典的影片,我在看它前并未查看相关的简介和影评,因为没有比带着几分好奇走入一个故事更有趣了。

我想这部片子每个人看时都会有许多不同感触,不得不说在故事开端的一段时间,我都以为它是略带黑色幽默的喜剧,虽然讲述故事的MAX看起来有些落魄,但从他的描述中,无论是那些第一个在船上看到自由女神大喊“America!”的人,还是收养1900的善良黑人船工Danny,都展现出了一种充满希望的乐观精神。幼年的1900也着实是个让人喜爱而心疼的孩子,船上的人们微笑着去包容爱护他,给了他如同家人的温暖,但随着1900慢慢长大,故事在他的养父Danny遭遇意外后,渐渐透露出其中深藏的阴云,我想1900那幼小的心一定觉得上帝给他开了个很大的玩笑,同时也赐予了他异于常人的天赋。

当他在寂静深夜弹奏出动人的曲子时,我和故事中的人们一样感动,而那说话古板刻薄的船长,也让人渐渐感到他其实是个内心温柔却不善表达的人,因为故事虽然没说接下来1900到成年这十几年中的事,但不难推测,船长一定也给予了他许多帮助。

这部影片中最让我喜爱的一段就是MAX和1900的相遇,导演的镜头在展现MAX为了应聘入乐队卖力表演时,扫到那高高站在船的围栏边,合着MAX的曲子用手指敲击节奏的修长背影,相信此时所有观者一定和我一样期待他是否就是成年后的1900。

于是,故事仿佛突然又充满了快乐的元素,带我走入了MAX上船后遭遇的第一个暴风雨夜,那时的MAX就像喜剧演员一般可爱,当他感觉自己就像只快死的老鼠时,1900淡定的出现在他面前,说能治好他的晕船病,就这样MAX在纠结和怀疑中,随着1900的音乐,感受到了大海的魅力,虽然我很质疑他们坐着的椅子没和钢琴固定,如何能随着钢琴同步游走而不跑偏,但导演此刻展现给观众的无疑是最优美的视听感受,所以还是不要想太多了,单纯的享受吧,就像MAX在回忆中的自述,他感觉当时的自己像在和大海跳华尔兹,多么奇妙!

故事另一个精彩部分是1900和当时著名的爵士钢琴演奏家JellyRollMorton的斗琴,善良的1900甚至在起初根本没理解这决斗背后暗藏的恶意,并不是所有演奏家都是像他那样单纯的,那自称是爵士乐发明者的人,最终变成了自己导演剧目中的小丑,而这角色他本来是想留给1900的,当他灰溜溜的下船时,在旁人看来已毫无起初的光彩,这个被世俗物欲名利等缠绕的灵魂,此刻竟是如此丑陋。看到这,我不免想起老子说过:“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一个人如果忘记谦逊而自大,是难免失败的。大道无边,学无止境。

在MAX讲述之后的故事中,对于1900始终都不愿下船这个问题,我也感到很纠结,1900说“陆地上的人们浪费了太多时间去问为什么”,他不想过那样的生活。看到这我突然觉得他这句话,和以前我认为人应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单纯的活着一样,是想让心灵不要被太多世俗的表象迷惑。所以,在1900时不时冒出的哲理性话语中,我觉得他是个人生的顿悟者,虽然他从未下船去看看真实的陆地世界,但在过往无数的人群中,他能很透彻的去观察到细微的变化,这种间接经验仿佛是给他展现了很大的视野,却也成了束缚他的围栏。我有些理解为什么MAX在知道1900放弃下船后会为他落泪,也许有些选择真的是一旦放弃就很难再拾起了,我很想假设如果1900当时走下船,是否会遇到那可爱的初恋女孩,过着像MAX给他形容的快乐日子,或者是成为享誉欧洲的著名钢琴家?但对于放弃的1900来说,这些假设已不可能存在,他的观点的确也有他的道理,一个不知道自己从哪来又要到哪去的人,站在那看不到尽头的陆地世界中,的确是充满疑惑恐惧的。现实中的我们何尝不是总会为许多未知的事而烦恼,1900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不想让心灵被束缚,所以作为观者,如果站在他朋友MAX的角度去看,是无法认为1900懦弱或固执不愿改变的,在他乐观的背后,那依旧如孩子般寂寞缺乏安全感的心,也许真的只有大海和音乐才能填补。

再美好的故事都会有结束的时候,1900将一生都留在了这艘生养他的船上,二战摧毁了许多人的信念,曾经豪华的邮轮已变成一艘破旧的医疗船,1900在船上用乐曲来减轻伤兵们的痛苦,在这样的环境和过程中,他应该是早已看透了生死。当他作出那个决定时,我和MAX一样难过,我甚至希望MAX能够打晕他,带他离开,让他重新找到希望,但故事中的MAX并没有那样做,的确作为1900的知己,他不能也无法那样做,因为穷苦潦倒的他几乎连梦想都失去了,战争的折磨让他无法给一生的挚友更真实的希望,只能听着1900最后一个有些自嘲的笑话,悲伤离去,祝福他找寻到属于自己的天堂,泪奔~~~

我想如果1900没有经历过二战,是不是不会做出这样的选择,人生中还有一个像MAX这样的知己好友会为他悲伤落泪,还有听到他曲子而感动不已的陌生人,一切都是有新的转折点的,传奇的句号不该就这样画下啊!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